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分节阅读 741(1/2)

说是这两个字,整个砚台都已经被他看过来了一遍。

历史名人之中,有这两个字的,唯有谢枋得,他是南宋进士,担任过六部侍郎,聪明过人,文章奇绝,曾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击元朝的侵略,最终兵败被俘,没有向敌人屈服,英勇殉国。

他的姓格则是充满着正义,蔑视权贵,嫉恶如仇,其伯父因抗元身死,其父则因为忤逆一名贵官,而遭到牢狱之灾,直到冤死。

王老看了看这两字,“也只有谢枋得能写出如此洒脱的字迹,至于是不是谢枋得的砚台,现在还无法下定论,但是能够肯定的是,与谢枋得有关,我们继续看下去。”

说着,王老凝重的表情中,带着激动,继续剥开砚台的泥层,将砚台下方的字迹一点点显露出来。

正如他们二人所猜测的,第三个字是得,而第四个字是记,再往下剥了一些,却是再没有字迹显现出来,谢枋得记。

看到下方没有字迹,王老便转换方向,由下方转到右方,渐渐的他发现了右方只有单独一个字,也,而继续向右,则又是一行字迹,忠武故物。

这几个字的显现,让王老想到了什么,面上露出一阵阵的激动,“方小友,这次或许你捡到宝了,惊天大漏啊。”

“哦,王老,只是几个字,何以见得,就算是谢枋得的砚台,也不能让您老如此激动啊。”方游装做一脸无知的模样。

王老面上带着激动,“方小友,这方砚台只是被谢枋得得到过,楚老应该给你介绍过历史上一些大有名气的砚台,看着这些字,好好想一想,特别是忠武二字。”

方游装做思索的样子,然后忽然眼睛一亮,面上露出无比激动之色,“王老,我想起来了,楚老爷子曾经给我讲过一方砚台,这方砚台被三个拥有着正义气节之人得到过,并同时在砚台上刻铭留字,其中一人正是谢枋得,难道,这就是那位英雄所用过的砚台。”

“从这字迹,还有砚台上的包浆来看,不会是别人仿制的,方小友,你真的能够带来奇迹了,这一方砚台已经消失了几十年,没有想到从你手中重现世间,哈哈,我们继续,让这一方砚台重见天曰。”

王老面上露出了激动,然后继续剥着下方的皮层,最后,这右方的字迹完全显露了出来。

“枋得家藏岳忠武墨迹,与铭字相若,此盖忠武故物也,谢枋得记,哈哈,方小友,这真的是岳飞穆之砚,哈哈,想不到我在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消失几十年的砚台现世。”

念着这一段刻在砚台上的铭文,王老激动的大笑了几声,然后抱着这块砚台,仿佛如同心爱之物一般。

“王老,这真的不敢相信,我当是仅仅只是想到这会是件宋元时期的老物件,却没想到,这是消失了几十年的岳飞正气砚,我记得,这上面有谢枋得的铭文,还有文天祥的留文,更为珍贵的是上面有着岳飞所铭刻的八个大字。”方游一脸震撼的说道。

王老哈哈大笑,“方小友,不只是你,连我都没有想到,这件其貌不扬,如同地摊货一样的砚台,竟会是无比珍贵的岳飞正气砚,让我们继续,看一看文天祥与岳飞的字迹,会是何等的豪迈。”

接下来,王老的动作更加轻柔,哪怕废一点时间,也不能让砚台有着任何的损害,渐渐的,文天祥的字迹显露了出来,文天祥所留下的字迹,可以说是整个砚台上最多的。

“岳忠武端州石砚,向为君直同年所藏,咸淳九年十二月有三曰,寄赠天祥。”这是文天祥在得到砚台后,在砚台上记录下来的文字,而还有一段话,则表明了他心名的志向,以砚铭志。

“砚虽非铁磨难穿,心虽非石如其坚,守之弗失道自全。”

这段话的主要意思便是砚并不是铁,但难以磨穿,而他的心虽然并非是石头,但是却如同石头一向的坚硬,这段话表露了他坚韧的毅力和刚强的意志,读着这段话,字迹之间,便能感受到文天祥的那种浩然正气。

文天祥是著名的抗元英雄,他本是文官,却是为了反对异族侵略,毅然踏上了战场,在被俘之后,经历了长达三年的囚禁,这期间,他没有向元朝屈服,多次企图以各种方式自杀,但都未果,最后,他便坦然自处,静静等待死刑的来临,元朝对其千万百计的劝降,诱使,逼迫,多种手段的使用,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宋朝大臣。

甚至元朝大汗忽必烈亲自劝降都未能说服他,之后,文天祥在狱中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正气歌,当时的宋朝皇向元朝屈服,并被忽必烈派来劝降,可是他毅然坚持不屈。

最后,文天祥被处以死刑,行刑前神态自若,举止安祥,甚至监斩官在行刑之时,曾问文天祥是否有话说,只要回奏,即可免去一死,文天祥依然不语,至此,从容就义。未完待续。

第一千八十五章充满浩然正气的砚台上

看完了文天祥所留下的这一段文字,王老的表情更加的激动,如果说之前谢枋得的那段话只是可能的话,现在这文天祥所留下来的铭文,则是说明了这一方砚台,真正是已经消失了几十余年的岳飞正气砚。

岳飞正气砚,其上拥有着岳飞的八字砚铭,砚铭表明了岳飞的志向,坚定不移,不会因环境而改变自己的节艹。

这方砚台在华夏拥有巨大名气的原因,并不只是岳飞一人的手书砚铭,谢枋得和文天祥所刻下的砚铭,使得这方砚台成为了一个名扬天下的正气之砚。

岳飞,谢枋得,文天祥,这三人都是气壮山河的民族英雄,他们心中的信念,绝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改变分毫。

在岳飞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,这方砚台几经辗转,被爱国诗人谢枋得所得,元朝统一华夏后,几次派有招降谢枋得,都被谢枋得严辞拒绝,并写下却聘书,人莫不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若逼我降元,我必慷概赴死,决不失志。

生前之时,谢枋得把这一方珍贵的砚台,送于了好友文天祥,文天祥得到砚台后,刻下一段文字,来表明自己的志向。

这三人都为了国家的存亡,而付出了宝贵的生命,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信念,谱写了人世间最美的浩然正气歌。

这方砚台自文天祥就义后,便消失不见,之后被清代状元吴鲁得到,由此将自己的堂号肃堂,改为正气砚斋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@久久小说网 . www.txt998.cc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