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五百一十七章 又是一年百姓欢乐时加隐忧(1/2)

朱祐樘心里微微一动,当即认真地追问:“什么方法?”

“虽然我娘亲已经将小王子丢在京城,但臣妾不认为我娘亲真的放弃亲生骨肉,这骨肉情哪里说割舍便能割舍得了的呢?只要咱们将小王子调理好,让他即便患有腿疾亦能骑马射箭,那么便可以将炫儿换回来!”伊克锡将心比心,显得无比认真地道。

可怜天下父母心,只要他们这边给小王子提供足够的帮助,让小王子仍旧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者。

到了那个时候,自己娘亲便没有理由拒绝交易的请求,自然同意将自己的炫儿还给自己。

朱祐樘的眼睛闪过一抹失望,但知道这其实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办法:“小王子的腿疾不是小病,你有几成把握?”

“五成吧!只是咱们的炫儿在我娘亲之手,现在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!”伊克锡的眼睛闪过一抹落寂,然后无比认真地道。

朱祐樘在认真权衡后,当即决定先由伊克锡进行尝试,同时继续向满都海施压从而确保朱厚炫的安全。

虽然兴兵伐讨能解自己心头之恨,但正如伊克锡所分析的那般,不仅没有绝对围截北元本部的把握,而且自己儿子的处境可能变得糟糕。

其实他们已经落于下风,想要一举翻盘不太可能,最好的做法还是慢慢谋画,争取尽快让儿子能够平安归来。

至于自己儿子的安危,从种种的迹象来看,满都海确定不至于拿自己儿子开刀,更大的可能是想将自己儿子培养成北元之主。

在敲定了营救新思路后,北妃开始着手解决小王子的腿疾问题,朱祐樘则是要求夜部紧盯着满都海的一举一动。

原本弘治七年拥有一个很好的开局,既占据了四国岛,亦将琉球一带的群岛划入了大明琉球总督府进行军管,甚至南洋和印度洋还爆发了天花疫情。

偏偏地,眼看着这一年就要过去,大明王朝竟然丢失了一个皇子。

满朝文武重臣同样集体遭到暴击,正是他们对掌握北元政局的那份贪婪,反而通通中了一个蒙古老女人的圈套。

临近春节,京城比往年还要更加热闹。

出于朝廷颜面考虑,大明朝廷丢失皇子的事情成为一个秘密,不仅不允许民间私自议论,仿佛这个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。

其实大明皇子的存在感十分低,哪怕皇嫡长子都没有什么存在感,所以丢失一个皇子对百姓根本没有丝毫影响。

反倒是京城百姓迎来的狂欢时刻,京城的百姓在天刚蒙蒙亮便已经行动起来了。

“国债可以兑付了!”

“我的国债又能拿到一分息了,哈哈……”

“你才一分息,我买的生铁作坊债是两分息!”

……

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百姓最高兴的时刻,只要不出现意外的话,那么他们都能够将手中的债券拿到皇家钱庄进行本息兑付。

现在大明的国债和企业债的品种是越来越多,除了跟金矿和基建相关的国债外,还涉及现在新兴的铁矿债。

从经济的角度出发,商品的兴衰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,只要市场拥有足够的需求,哪怕沙子都能卖上好价钱。

现在大明朝廷为了修建京津铁路,户部已经准备了一千万银元砸进去,所以这个项目对市场上的生铁是有多少要多少。

正是如此,各地的铁矿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这些炼铁作坊受地方衙门的监督,而生产出来的生铁全都可以卖给朝廷。

现在的炼铁作坊简单是可以生金蛋的母鸡,所以地方衙门亦是喜欢炼铁作坊做大做强,即便受到资金的困扰,亦是可以通过皇家钱庄发行企业债。

由于信誉等级的划分,皇家字号所发的国债利率是一分息,但这些民营企业的企业债则需要支付二分息。

其实在朝廷炼钢的需要的带动下,亦是带动了北京西山煤矿的挖掘,所以其实还存在着煤矿的企业债。

只是不管是国债还是企业债,而今到了约定本息兑付的时间,百姓在简直的洗涮后,便直奔北京城内各个皇家钱庄分支机构。

城北皇家钱庄,又是一年人满为患时。

门前的队伍排起了一条大长龙,每个人都是有说有笑的,他们仿佛已经提前进入新春佳节的欢乐时光。

现在他们不仅被朝廷减轻了赋税,而且还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就业机会,更为难得的是他们通过国债正在享受到这个时代发展的红利。

如果说成化是中兴的话,那么弘治朝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盛世,而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“生铁作坊债利息虽高,但还是金矿债稳定!”

“听闻吕宋的金矿再采三十年都不成问题,还是金矿债稳!”

“不管是什么国债都是朝廷给咱们老百姓的恩惠,以前哪可能有这种好事!”

“这些年咱们的日子是一天天变好,大明是真迎来了一位百年难得一见的明君!”

……

大明的百姓到了柜台心满意足地拿到本金和利息后,虽然国债间存在着利息的差距,但每个人都显得十分的兴奋。

每个人所承受的风险不同,从而造成他们对国债需求存在着不同的偏好。

只是目前社会发展良好,不论他们是选择最稳妥的金矿债,还是新兴的民间生铁作坊债,他们都能得到可观的收益。

当然,不仅仅是普通的北京百姓参与其中,这里其实还有着京城官员的权贵,他们同样是国债的购买重要群体。

像当朝刑部尚书徐鸿的夫人,作为第一批国债的吃蟹人,而今仍旧持续购买着国债获利。

正是如此,国债的良性发展正提升国家的凝聚力,不论是海外开采资源,还是国内大搞基建建设,这些举措都得到大家的一致支持。

对普通的百姓而言,这笔收益将是他们肥年的保障,亦能为北京城的经济繁荣添砖加瓦。

“钱已经划到您的储蓄账户,请保管好您的存款凭证!”皇家钱庄正式推出了个人储蓄账户,工作人员将一个小本子恭敬地递回来道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@久久小说网 . www.txt998.cc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